限薪后央企负责人只拿月薪8k你信吗?
2015-03-12 09:25:56
来源:财经网
[摘要]央企负责人收入=基本年薪+绩效工资+任期激励。按照陆启洲、常小兵、周中枢透露的8000元基本工资计算,改革之后,央企负责人每年税后收入345600元
陈君/文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央企负责人自爆工资成为新的一景。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第一个站出来说自己每月工资7800元。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接着自曝月薪税后8000元。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周中枢亦表示,“降薪后,我的收入就是8000。”
8000元?!看到这个数字后,很多大中城市的白领私下暗自比较了一下,一些农民工二代们也自觉可以努把力垫垫脚尖——这个数字离自己并不遥远。可千万别那么快窃喜暗爽,上面这三个人毕竟都是位列世界500强的央企“一把手”啊!8000元?没那么简单的事。要知道,根据中国联通A股上市公司的2014年财报,常小兵当年的薪酬为人民币107.5万元。107.5万元和8000元差距太大,不真实啊!
央企负责人改革后年薪估计为35万
不过,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真的来了。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1月已经开始执行。
以后,央企负责人都是执行统一的薪酬制度“三结构”:基本年薪、绩效收入、任期激励。央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基本年薪按月发放。绩效收入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根据考核的情况,按照不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的效益,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发放的。任期激励,央企负责人一般三年一个任期,任期结束后,会对这三年进行考核,然后再一次性发放这部分薪酬。但是,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绩效工资的30%。
总结起来,央企负责人收入=基本年薪+绩效工资+任期激励。
陆启洲、常小兵、周中枢三人透露的8000元(其中一人7800元,200元的差距跟大佬们的总收入比,咱们就忽略不计了。)是属于每月发放的基本月薪。
按照这个基本月薪和“三结构”的规定,我们就能算出他们改革后的总收入:
假设他们能顺利完成中央下达的各项指标,拿到绩效工资,上限应该是16000元每月。
他们的任期激励不得超过绩效工资的3成,上限是4800元每月。
由此,这几家央企负责人的收入在改革之后,每月最高能拿到税后28800元(基本年薪8000元/月+绩效工资16000元/月+任期激励4800元/月)!每年税后收入可达345600元!
收入少则百万多则千万、甚至更多的“辉煌历史”
税后接近35万的年薪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高水平,而对于央企高管们,这跟之前的收入差距那是天壤之别。在这之前,央企高官们的年薪少则百万,多则千万(所以才被鄙视啊)。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Wind资讯推出的2013年央企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排行榜,居于榜首的是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年薪为598.09万元。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董事长的年薪均超百万。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央企上市公司都会公布董事长的收入(难道竟然没有统一规定吗?难道央企上市高管不应该统一公布收入吗?),2013年公布年报的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59位董事长,公布年薪的有167位,占比64.48%。公布的董事长的平均年薪为80多万元。
2013年有92位央企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未公布年薪。如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招商银行董事长傅育宁。
央企薪资结构到底有多少纠结?!
关于傅成玉,我与他还有一段交集。傅成玉在中海油任职董事长时曾经公布过年薪,因为收入在2008年所有上市高管中拔得头筹,引起过舆论激烈的征讨。
傅成玉2008年公开的年薪达到1204.7万元,有勤奋者算出其工作日均收入45632.58元!
后来迫于压力,中海油公司出面澄清解释:当时为了消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顾虑,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中海油按照国际惯例和香港公司的标准设计了包括公司高管层薪酬、期权激励在内的一整套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实际上,所有高管层成员从2001年上市第一天开始就把董事会批准的收入捐给了母公司中海油总公司,因而成为“名义收入”。
那么,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巨大差距,这样对海外投资者是不是有一定的欺骗性呢?当我在2009年的博鳌论坛上遇到傅成玉,把这个疑问当众抛给他时,他给出了两点回应:
第一,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家特许中海油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并以红筹股形式分别在纽约和香港上市。中海油的治理结构与所有国际公司相同。也就是薪酬都是由独立董事制定的,傅成玉等高管本人不能参加。他们制定的标准除了企业考核,还要与国际同类公司相比。刚开始还要跟香港市值差不多的公司相比。如果高管收入太低,独立董事不放心,投资者当时对中国公司都不放心,说你们收入这么低,怎么管好我们的钱?所以这个是市场原因。
第二,傅成玉觉得员工收入还太低。所以他拿到钱以后,再捐给母公司,没有欺骗这一说。“怎么叫欺骗呢?给了我,我拿到了,我再捐出去。这是我的自由。”
傅成玉多年后一直惦记着这场舆论风波,有次采访还趁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作为中海油高管拥有部分期权,市值至少有两亿港币,财政部也对此有过特批。“但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动。我跟我们的管理层成员说,这笔钱是市场经济给我们的,要交出去。”傅成玉说,他们当时拿的工资是国资委发的,打到个人账户。另一个账户则由公司会计集体管理,在他离开中海油的时候,“这个账户里有9000万元”。
因为中海油的“海外公司”的特殊性,傅成玉的千万高薪或许是一个特例。但是,这也反映了央企在薪酬结构设计上的多样性、不足性、复杂性等诸多纠结,没有统一的架构思路,没有统一的规则。
在薪酬改革之前,央企高管们的收入有多重来源,有的集团公司董事长还兼职下属公司或者下属上市公司的职务,这样,他就能够拿双份的收入。
与此同时,像傅成玉那样拥有期权的也有不少。
比如,据网易报道,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中国联通在香港上市公司(00762.HK)也是有股份的,而且在2014年清空套现。港交所资料显示,2014年9月,常小兵场内减持股票6.6万股,套现92.136万港币。更大的一笔发生在去年12月19日,清空全部68万股,套现709.92万港币,成交均价10.44港币。而在2013年,常小兵也有减持公司股票行为。只是,常小兵是否将这些套现的钱像傅成玉那样上交,目前还不得而知。
因为信息不足够透明,因为有了这些“野草”,央企上市公司高管到底能有多少多少丰厚的收入,只能说始终是个谜。
央企负责人薪酬可能真的要透明了?收入要下降了?
不过,这回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来了,央企负责人薪酬可能真的要透明了?收入要下降了?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以后,监管部门、考核部门正在制定具体的办法。3月份(对,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度过的这个月)相关的配套政策就会出台。或许,对于央企高管们以后真的只能拿“规定”所规定的那么多收入了?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央企高管都在此次限薪之列。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将分类、分级、分层、分步有序推进,其中,对组织任命的国企负责人薪酬分配进行严格规范,而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从之前的一些资料显示,此番改革提及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是指中央企业中由中央管理的负责人,包括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中,由中央管理的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党组书记)、总经理(总裁、行长等)、监事长(监事会主席)以及其他副职负责人。(看出来了吗?只针对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命的央企领导干部。)
照此标准,改革首批将涉及72家央企的上述负责人,具体调整范围将包括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责任并由组织部门任命负责人的53家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等,以及其他金融、铁路等19家央企。
根据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透露,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将不得在企业领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这也意味着,即便央企负责人在下属企业兼职,也不得领取报酬。此外,央企严禁按照职务为负责人设置消费定额,也不得用公款支付其工作职责之外的费用,更不得为其转移个人费用支出。(您思考一下,这堵住收入多样性的漏洞了吗?)
针对目前不同中央企业的福利项目和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央企负责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缴存住房公积金等,纳入统一薪酬体系统筹管理。
同时,按照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系统性要求,其他央企负责人、中央各部门所属和地方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也要参照改革方案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除此之外,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股权代表、董事、监事或央企管理的所属独资、控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也要参照改革方案精神。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层面的国有企业有4万多家,地方国有企业有10万家,国资委管辖的有113家,下面有3万多家子孙公司;其他部委下面有1万家企业,包括财政部、交通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工信部等80个部门,事实上也都是中央企业,如烟草、铁路、广播电视、网络等等。按照上一段的表述,大概是日后,这所有国企负责人都要列入薪资管理之中。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