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金融结构如何匹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014-12-30 11:06:18 来源:本站
[摘要]

    降低融资成本有多难? 
  降息以来的货币市场利率走势,给了人们直观感受。 
  11月22日降息后,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12月17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全线上涨;18日,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飙涨至6.30%的逾半年新高;19日,央行未重启逆回购操作,但当日下午4点左右,交易系统通知,银行间市场交易从下午4点半延长至5点,这是第二次打破交易时间惯例,而上次还是去年6月。虽然伴随着“打新”冻结资金陆续解冻、财政存款集中投放,上周流动性紧张态势明显改善,但7天回购利率仍维持在5%的高位,而这一情形已持续一周有余。 
  不仅货币市场利率高企,债券市场中低评级企业债利率,也比降息之前平均上升了100bp;部分股份制银行3个月理财产品收益率重回5.5%以上,负债成本上升,表明降息之后指望银行贷款利率打折已成奢望。 
  12月以来的利率飙升,原因虽然复杂,比如中证登宣布将取消AAA级以下城投债质押资格,直接导致各类企业债利率平均升幅逾100bp,但市场普遍认为,虚拟经济繁荣,大量流动性涌入股市才是降息后资金价格不降反升的主要推手。当前的牛市,靠的是自我加杠杆,虽然表面上资金来源于券商融资融券,但本质上都出自银行。加上不少银行理财资金到期后不再沉淀为银行存款,楼市资金又闻风而至,入市资金不再流回实体经济,使原本宽松的银行体系流动性遽然紧张,导致资金价格居高不下,融资成本难以下降。 
  为什么资金不流入实体经济,而淤积在金融市场? 
  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一些企业坏账率不断上升。其实,这是表象,根本原因还是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脱节。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表现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营中小企业等轻资产重知识部门,逐渐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重化工业等传统重资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指出,明年要“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认为当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明年“新增长点”更多立足于创新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难看出,经济增长的引擎已发生变化,轻资产重知识部门正走上前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相关阅读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