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新华社连发5文致600万新股民 力挺牛市

2015-04-15 09:16:30 来源:新华社
[摘要]A股本轮牛市沪指2000点涨至4000点,仅用九个月,实现从“无人问津”到“人人皆知”的华丽转变。逾千股上演翻倍行情。

据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上周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168.41万户,开户数也连续4周超过百万,一个月开户604万户,不仅如此,随着A股持续暴涨及本周一人一户的限制放开,大批新股民涌进各大证券营业部开户,导致昨日中登公司的开户系统全面瘫痪。

至此牛市至极,近日新华社连发5文,致600万新股民,同时亦力挺A股牛市。

新华社:别让股市涨跌左右了我们的生活

“要是我没抛就好啦”、“早知道我就买……”自从笔者的朋友炒股之后,诸如此类的话就常常挂在嘴边。大盘的涨跌行情成了他心情的晴雨表,影响了工作、影响了生活、也影响了健康,以至于笔者想约其吃饭前,都得先观察下大盘走势,以防不慎“踩雷”。

像这样的新股民并不在少数,炒股俨然成了支撑他们生活的重心。一时不看股,则觉生活无味;“宁可食无肉,不可心无股”。大盘上涨时心花怒放,看谁都顺眼;但凡持有股票稍有下跌,就跟变了个人似的,看谁都心烦。自己茶饭不思、夜不安寝还不成,周围人也得看他脸色,跟着遭罪。

事实上这绝非股民的正常心理,而是一种“股市焦虑综合症”。这种症状通常多发于炒股经验不足的新股民、以及热衷跟风的投资者中。由于这类人群本身对于股市投资并不是非常了解,盲目跟风,并且心态不够成熟,投机心理偏重,因此在面对上蹿下跳的股市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情绪,故而引发心理焦虑。

而随着牛市的到来,大批新股民涌入,这种焦虑症也将迅速蔓延。如果发现自己或是周围的亲朋好友也有上述症状时,不要着急,其实要想根治此病也非难事,只需切记保持两心:一为平常心,一为初心。

首先,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在面对风起云涌的股市时,应做到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重视金融投资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投资、健康投资,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这样能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如鱼得水,轻松愉悦的炒股。即使判断出现问题,不得不斩仓割肉,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付出代价。

其次,勿忘初心。炒股仅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还有健康、工作、交友、娱乐等等。炒股的初衷本是为了服务于生活,让生活变得更为美好。如果本末倒置,辛辛苦苦炒股后却成了大盘的“奴隶”,每日患得患失,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新华社力挺牛市:A股告别破净时代 并不意味见顶

当沪指一路飙升突破4100点,当创业板指数连创新高接近2600点,A股市场上不仅创造出一批百元股的神话,也随之“消灭”了所有的破净股。面对巨大的估值差异,A股“4时代”的资金将流向何方?

破净股低价股消失

近几日,在鞍钢股份大涨逾8%后,最后一只低于净资产的个股也告别了破净的行列。

在去年7月大盘反弹之前,沪深两市破净股曾高达138只,银行、交运、煤炭、房地产等板块是破净的重灾区,且以传统大蓝筹为主力。即便到今年3月中旬,破净股也还有6只。

这一幕与上一轮牛市极为相似。2005年6月,沪深两市破净股数还高达175只,但到2007年3月,最后两个破净股春兰股份和鲁北化工也被“消灭”。

有分析指出,破净股是衡量牛市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破净股的大面积消失并不意味着A股见顶。比如2007年3月,A股已无破净个股,但大盘仍走出翻倍行情。

在破净股逐步消失的同时,3元以下的低价股也已不复存在,10元以下股票也所剩不多,仅300多只。沪深两市价格最低的股票农业银行13日报收3.92元,距离4元仅一步之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低价股。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本轮行情启动来,低价股在前期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进入3月后这一情况正开始发生变化,低价股开始逐渐跑赢中、高价股,这与资金入市在蔓延、扩散有关。

市净率较低的股票仍有百只

尽管当前A股所有破净股都被“消灭”,但是沪深两市中除停牌股外,市净率低于2倍的股票仍有近100只,且以主板股票为主。

根据东方财富统计数据显示,市净率最低的十只个股集中在钢铁、煤炭和银行领域,分别是鞍钢股份、交通银行、宝钢股份、中煤能源、上海能源、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

而市净率超过100倍则有12只个股,其中深中化A、黑化股份、宝诚股份和四川金顶的市净率超过200倍。

与此同时,作为衡量估值的另一指标——市盈率也出现巨大分化。据东方财富统计数据显示,除停牌股外目前两市仍有190只股票市盈率低于30倍。与市净率类似的是,银行股同为市盈率最低的一个板块,几乎大部分银行股市盈率都低于10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深两市中市盈率超过1000倍的股票也层出不穷,其中长百集团的市盈率更是高达42190倍。资产重组、并购计划和概念题材是一些公司估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面对巨大的估值差异,一些投资者迎着“市梦率”“市胆率”不断追高,也有不少投资者提前布局价值洼地。例如,每股收益同样在0.5元上下的农业银行和全通教育,却分别占据着A股最便宜和最贵个股。

资金开始关注“洼地”

资金如水,终会填满每一个洼地。面对创业板97倍、中小板62倍、深市主板34倍、沪市主板20倍的市盈率,资金会往哪流一直受市场关注。

事实上,A股告别“破净”和进入“4”时代,已说明了投资者开始寻找市场“洼地”。

在经历了蓝筹引领的“大反弹”、创业板引领的“大分化”两次剧烈的风格转换后,投资者或许更愿意选择偏向均衡的配置,估值过高的小市值股票将面临业绩公布的检验。

瑞银证券策略分析师杨灵修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小市值股票的重组并购承诺多数不能在日后兑现,估值亦无法被支持。去年的小盘股所讲的“故事”在2015年就需要兑现业绩,若进度低于预期,那么估值高点将再度出现,甚至有下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恒生指数的暴涨和B股的涨停潮,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注意力转向港股和B股市场,这也从侧面说明投资者对高估值小股票的忧虑。

在杨灵修看来,国内投资者开始回避高估值小股票而提前布局深港通,港股分流资金成为新的变量。

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乔永远分析认为,本轮牛市的大背景为经济转型,整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并购重组,以及成长和转型对行情的引领。而进入牛市中期阶段,资金将寻找一切可以填平的洼地,这将促使极端化估值的回归。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