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2014年业绩超预期 净利大增33.1%
险企年报季揭幕,3月19日晚平安集团交出了一份核心业务劲增、互联网布局突进的答卷。2014年,平安实现净利润479.30亿元,同比增长3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92.79亿元,同比增长39.5%。中国平安总资产为4.01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1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895.64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58.5%。此前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丁文韬曾表示,综合考虑业务增长、投资收益和承保利润等因素影响,预计中国平安将创造四大险企中的最大净利和最高增幅。不过,即便有此预期,近4成的增幅依然超出此前市场预期。
受益于去年险资投资环境显著改善,2014年中国平安投资资产规模达1.47万亿元,净投资收益率5.3%,创三年新高,较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同时向投资者公布了优厚的分红方案,以2014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中国平安基本每股收益为4.93元,全年累计派发股息为每股0.75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上市10年平安堪称增长率最快的金融企业之一,十年来平安的总资产复合增长率超过31.2%,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达24.3%。
根据年报披露,截至2014年12月31日,集团偿付能力为205.1 %,较2103年进一步提升。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致辞中表示:“2014年,平安集团H股成功增发5.94亿股,募集资金368.31亿港元,进一步巩固了集团的资本实力,提升了偿付能力”。有业内人分析师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平安集团的资本实力预计将能够满足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需求。
保险快跑 银行逆袭
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四大上市险企2014年的原保费收入较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上升,其中平安寿险及平安产险同比涨幅最大,分别为19.1%及23.83%,中国人寿同比涨幅最低为1.38%。
2014年,平安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527.30亿元,同比增长15.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0.9%,个人寿险业务代理人数量超63.5万,创历史新高。依据保监会测算,平安寿险的保费收入占国内寿险公司保费总额的13.7%,份额稳居第二。
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428.57亿元,同比增长23.8%,车险保费突破千亿。综合成本率为95.3%,较2013年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赔付率较2013年下降2.7个百分点至57.7%,
在银行业增速普遍下滑之际,平安银行的净利润却仍以同业2倍以上的速度逆势增长。2014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198.02亿元,同比增长30.0%;为集团贡献利润112.97亿元,同比增长44.7%。
银行方面称,得益于客户结构、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其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分别较去年明显提升0.54、0.26、0.26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平安银行资产总额2.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6%。存款总额达1.5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6.0%;各项贷款余额突破万亿,达1.0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9%。201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02%,略有增加,同时清收业绩良好,共清收不良资产总额33.25亿元。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平安银行去年发行的150亿二级资本债和200亿优先股、100亿普通股的融资方案,对于业绩提振和资本夯实都是利好。截至2014年底,平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8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4%。
互联网布局揭牌
相较于2013年报互联网业务布局的“犹抱琵琶”。2014年年报首次披露了中国平安互联网金融的具体进展:平安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达到1.37亿,年活跃用户6,925万,已成互联网业内不可小觑的力量。
年报披露,2014年平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高速增长,将传统金融嵌入“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初步形成“一扇门、两个聚焦、四个市场”的战略格局。陆金所、万里通、平安付、平安好房、平安好车、平安金融科技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公司用户总量达9,141万,其中持有传统金融产品用户数达3,815万,占比41.7%;年活跃用户达2,767万。2014年平安积极推动移动端业务布局,平安APP总用户规模达1,971万,年活跃用户1,401万。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陆金所,其注册用户数超过500万,手机移动端进行的交易占比超过40%;个人零售端规模上涨近19倍,其中P2P交易规模上涨近5倍,交易规模稳居中国第一、全球三甲。未来与普惠金融业务集群战略整合,行业预期其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普惠类业务,如P2P小贷业务等将获得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