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发展核心动力 阔步进军“双创特区”
[ 内容摘要 ]精彩纷呈,展示双创无限活力;硕果累累,点燃双创火热激情。10月23日,为期5天的“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全国七大分会场之一,合肥分会场紧扣“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展示了合肥双创新成果,描绘了合肥双创新蓝图,掀起合肥双创新热潮。
来源:财经网2015-11-03 17:18:54
[ 内容摘要 ]精彩纷呈,展示双创无限活力;硕果累累,点燃双创火热激情。10月23日,为期5天的“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全国七大分会场之一,合肥分会场紧扣“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展示了合肥双创新成果,描绘了合肥双创新蓝图,掀起合肥双创新热潮。
精彩纷呈,展示双创无限活力;硕果累累,点燃双创火热激情。10月23日,为期5天的“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全国七大分会场之一,合肥分会场紧扣“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的主题,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展示了合肥双创新成果,描绘了合肥双创新蓝图,掀起合肥双创新热潮。
创业成就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创业创新,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合肥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决心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举办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交通、科教、产业、政策等综合优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抢占创业创新时代制高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创业创新,依靠创业创新增添发展新动力。
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十三五”新发展,我市将紧紧依靠创业创新激发社会新活力,更好地把推进我市“双创示范”工作和“调转促”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为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双创特区”。
活动篇:
“千人大会”吹响双创“集结号”
“双创”路上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重要内容,全市“双创示范”工作动员大会10月19日下午在市政务中心大会堂召开,全市上下近千人出席会议,会议对我市“双创示范”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
动员大会发布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合肥市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十项推禁令》。此次动员大会,为我市“双创”工作描绘了新蓝图,注入了新动力,掀起了新热潮,标志着我市已然迈进双创新时代。
为开辟创业创新广阔天地,我市首先在思想上大胆解放、更新观念,点燃“想创”的热情,发扬敢想敢为、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大力倡导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时代风气。在此基础上,培育创业创新主体,释放“能创”的潜能,为想创业、愿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条件;丰富创业创新载体,撑起“众创”的空间,加快平台搭建,支持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产业孵化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敢创”的活力,进一步提升改革行动力,加快商事登记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教育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等改革,畅通融资渠道,坚决整治阻碍创业创新的“肠梗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健全高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金融对接为双创输送“血液”
10月19日,“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举行了一场金融对接会,4位股权投资机构专家,30多家银行、证券、担保、基金机构以及200多家直接融资企业负责人来到现场,分享创业经验,进行项目路演寻求投资助力。金融对接会为创业、创新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企业家梦想成真。
金融输血,鼓励“无中生有”,扶持“做大做强”。在扶持创业和支持企业发展方面,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完整的金融扶持政策。在企业创业初期,有政策性金融支持,如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也有引导性的资本支持——2014年合肥高新区作为试点,率先设立全省首个青年创业引导资金,撬动1.5亿元的社会资本。当创业企业稍微成型时,又有政府投资的天使基金重点支持这个阶段的企业。在小微企业进一步壮大,成长为中小企业,亟需量更多、成本更低的资金时,我市还通过条块结合方式,建立了全市直接融资后备企业信息库,并主动与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针对后备企业制定标准化的“金融+资本”培育模式,推动合肥企业登陆主板、创业板、新三板。
8家单位获批“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10月20日上午,“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授牌仪式在“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举行。此次,合肥获得“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授牌的共有8家,分别是:安徽大学科技园、合肥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佳海工业园、兴庐科技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立恒工业广场一期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合肥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授牌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创业辅导培训,创客、中小微企业服务机构、各县(市)区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培训。
首批15家“众创空间”获授牌
10月19日下午,在全市“双创示范”工作动员大会上,我市首批15家“众创空间”获得授牌。其中,粒子空间、合肥梦工厂、5F创咖、十八号聚变场等4家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另外11家为市级众创空间,它们分别是:合肥(蜀山)“互联网+”创客空间、常青创客·梦空间、现代青年农场主、联众创咖、IE果园、合肥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e创小站、臭皮匠创客空间、艾福创吧、18号氧吧、雅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
10月21日上午,“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主场活动之一——合肥市第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大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设立于2003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属首创。该奖项的设立,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后备人才,成为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示篇:
“十大展示”精彩呈现双创成果
“可以对每个展柜内湿度、温度、光照、紫外线、有害气体、震动等进行监控,保证文物的安全。”10月19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主场地,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带来的博物馆智能监测系统引来了许多市民的围观。今年7月,这款系统已经走进北京,为故宫文物担起保驾护航任务。
此次活动周,对合肥双创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展示分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天使项目、创新平台、专利金奖、青少年创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双创之星、“互联网+”等十多个展区。据悉,展区面积5000多平方米,各类参展单位400家,参展展品约500件,通过图文与实物、静态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我市最新的创业创新成果,被誉为“十大展示”。10月19日~21日为全市主场集中活动,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2~23日赴县(市)区、开发区进行了分别展示。
6大科技创新平台携高科技华丽亮相
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既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锂电折叠电动自行车、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云电话手表,又有特殊场合使用的液体安全检查仪、火焰探测器;“全国双创活动周”合肥分会场活动,展示了创业创新的时代风采,彰显了创新引领未来的无限前景。
作为创新高地,合肥拥有一大批高等科研机构,人才队伍雄厚,科研成果丰硕。为了展示合肥创新研发的最新成果和未来潜力,合肥创新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研究院等6大协同创新平台集中亮相,为人们带来丰富的科技盛宴。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八大创新平台,展示了合肥将成为全球公共安全研究领域“制高点”的光明前景。
“万人直通车”展示合肥双创好政策
活动周期间,双创政策展示也成为一大亮点,为广大创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现场咨询服务。全市36个市直部门和13个县(市)区、开发区参加,共49家单位,通过设置展台,制作展板,发放支持政策、办事流程等宣传材料,开展创业创新现场咨询。据初步统计,参加市主会场现场咨询活动的超过1万人次,因此现场政策咨询活动也被誉为“万人直通车”。
奋进篇:
打造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双创特区”
在全市“双创示范”动员大会上,《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下文简称“三年计划”)正式发布,规划就业、创业、创新三大目标。以三年计划为蓝图,加快形成“基地支撑、平台保障、人才汇聚、市场活跃、氛围浓厚”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把合肥打造成为引领全省、示范全国的“双创特区”。
——就业目标。3年示范期内,新增小微企业就业33.9万人,三年累计增长30%以上。
——创业目标。3年示范期内,小微企业营业收入达10773亿元,三年累计增长80%。
——创新目标。3年示范期内,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总成交额125亿元,三年累计增长96%;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达7000个,三年累计增长68%。
蓝图已确定,关键在实干。为此,我市决定突出抓好构筑大载体、提供大服务、完善大政策、建立大制度、优化大环境等五个方面工作,以此完成“三年计划”。在构筑大载体方面,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利用全市闲置库房、工业厂房进行整体改造;重点支持创业苗圃、科创社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众创空间建设。在提供大服务方面,在全市建立全覆盖的小微企业服务中心,并实现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协同服务。在完善大政策方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创业引导基金,丰富财政金融产品,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加大信贷投放,优化融资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同时,建立服务“双创”的大制度,完善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涉企收费管理机制,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在此基础上,优化大服务,实施小微企业引智工程、小微企业提档工程、小微企业升级工程、小微企业保姆工程、小微企业光彩工程,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
28条政策真金白银推“双创”
在全市“双创示范”工作动员大会上,《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发布,一共28条推进政策,条条都是干货。
总体看,“双创28条”拿出的是真金白银,条条鼓励创业创新。例如,在融资方面,我市将建立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服务业等产业的基金扶持体系,设立“大湖名城”系列产品。对市政府推介的小微工业企业,按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给予上年新发生流动资金贷款利息50%的财政贴息。据悉,按照推进“双创28条”政策,完成我市制定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动三年计划(2015-2017)将投入27亿元,这还仅仅是用于“双创28条”新政的财政投入。此外,我市此前出台的“1+3+5”政策,县市区的政策包含在内,对于创业创新的投入更大更多。
13县(市)区立下“军令状”
双创生动力,关键在落实。在全市“双创示范”工作动员大会上,市政府与县市区、开发区代表——肥西县、包河区、高新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随后其他10个县(市)区、开发区也分别与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规划,以核心区、拓展区、带动区、辐射区四级区域打造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以高新、经开、新站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和四个主城区为核心区,以五县市为拓展区,带动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和皖北地区,辐射全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业创新模式。
[ 免责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