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急速下滑 新兴市场拿什么抵御美联储加息?
据《华尔街日报》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的分析,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储总额减少了2220亿美元,降至7.5万亿美元。3%的降幅也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外储额在单个季度创下的最大百分比跌幅。
报道还提及,尽管外汇储备量下滑,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储总额却依然保持在纪录高位附近,这也令观察人士相信,总体而言,它们在面对困难时期的外部挑战时,是有能力抵御风险的。
IMF预计在6月30日对外公布其官方外汇储备报告。
摩根大通对一些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下降并没有很担忧,该行全球研究主管Joyce Chang对《华尔街日报》提到,出现下降的只局限于全球外储规模最大的几个国家。
其中中国外储下降的幅度就占到了新兴市场总体降幅的一半,达到1130亿美元,此前贸易盈余的收窄以及资本外流的加剧,中国外汇储备总规模降到3.7万亿美元。此外还有分析预计央行为了保证人民币不贬值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
俄罗斯外汇储备上个季度也出现了下降,面对低油价和西方制裁,俄罗斯央行也抛售美元稳定货币,不过现在俄罗斯的外储已经稳定下来。
不少分析人士提到,新兴市场外储下滑要归咎于美元上涨。
美元上扬令这些国家手中持有的欧元、日元以及其他储备货币出现贬值,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预计40%的原因是货币价值发生了变化。
不过,对于那些外储规模不大的国家来说,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资本外流对本国流动性带来的冲击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前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如果经济形势符合美联储多数决策者预期,可能会在2015年稍晚开始加息。
一旦加息,资金将从新兴市场流入更有吸引力的美国。国际金融协会认为,在新兴市场中,土耳其、南非、马来西亚和印尼是较脆弱的国家之一,这些国家的外储规模已降至低于短期外部融资需求的水平。
华尔街见闻此前曾提及,2015年迄今为止,印尼和马来西亚政府及企业发行的外币债规模达到11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00亿美元的总规模。“他们似乎又将重演他们在1997-1998年所犯下的错误。”
此外,坏账危机威胁着多个东南亚国家。泰国坏账准备为四年半最高,印尼不良债水平为三年半最高。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货币剧烈波动,印尼卢比本月一度跌至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马来西亚林吉特则因为在1998年之后开始和美元汇率绑定,因此跌势相对靠稳。
新兴市场近来也遭遇资本流出的厄运,据花旗给出的数据,截至6月17日止的一周,新兴市场基金共流出21亿美元,其中,中国的ETF流出16亿美元。6月17日当周,108亿美元流入股票基金,主要流向美国及日本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