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掀起回归热潮 多市场积极拥抱承接
A股近一年来的独领风骚于全球市场,不仅诞生了市值高达360亿元的暴风科技,更使得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们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急切想回归。
5月20日,宏达新材的一纸公告,宣布分众传媒成功从海外归来。与此同时,完美世界、世纪佳缘、久邦数码、学大教育、中国手游等也已经相继收到了私有化要约。
对于VIE架构公司回归新三板还是创业板,有分析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公司拆分VIE架构的状况和预期挂牌的速度。
中概股回归偶然中有必然
中概股回归A股热潮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概股的主要业务在国内,业务和资本市场的统一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二是资本市场的加快改革,能够很好地承接中概股。偶然性体现在本轮牛市使得A股估值水平领先于美国,为中概股回归A股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长远来看,回归本土市场有利于公司发展。“上市要选自己本土市场其实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本土国家、你的客户是最了解你的,了解你的品牌和产品,你的价值是最容易得到认同的。”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6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很多企业到海外上市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过去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像新三板这样的能够接纳互联网信息产业企业的市场,所以逼着很多公司远走海外。
渐行渐近的注册制改革和新三板市场为中概股的回归提供了广阔的承接平台。
而估值的巨大差异是中概股主动回归的导火索。
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的东方财富市值为1469.52亿元,是金融界8.02亿元市值的183.23倍;户外传媒领域的粤传媒市值336.92亿元,是航美传媒25.84亿元市值的13.04倍。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市值600.99亿元,是保利博纳的13.04倍。
相关阅读
-
暂无